逼死强迫症?真的吗?其实,你可能是“伪强迫
出门后总觉得自己没锁门,必须折返回家再三确认;明明已经洗手消毒,但仍控制不住觉得会有细菌残留;东西必须摆放整齐,稍有参差都会觉得无法忍受……
生活中这些典型的强迫表现,大家都会中一两条。所以大多数人把“自己是强迫症”挂在嘴边,错误认定强迫症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疾病。但具备强迫表现就一定是强迫症吗?
真正的强迫症,其程度远超大众想象。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强迫性障碍,一般而言,强迫症的病程相当漫长煎熬,不必要的强迫思维和持续性的强迫行为会反复出现,且频率多持续在2周以上。
那么假如确定自己是强迫症,应该怎么调节治理呢?如果真的出现强迫症状且持续超过2周以上,就需要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,切勿讳疾忌医,耽误病情!
1、确认识强迫症,切忌讳疾忌医
强迫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着重要意义。因为患者发病时大多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,在这一时期内医疗手段的预后效果相对较好,临床治愈的可能性会更高。所以,大家在发病初期要积极与家属沟通,及时预约医生进行咨询,遵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。
2、充盈自我,以平常心对待强迫症
强迫症患者在确诊后往往很在意自己的症状,在思维与行为上会有激烈的强迫与反强迫的对抗。
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一点,对强迫症的过度在意,本身也是一种强迫,除了加重焦虑情绪外,对病情的缓解没有丝毫作用。
所以患者在面临强迫症时,应该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顺其自然地阻断强迫性思维和行为。
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兴趣爱好,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。
比如听一首悠扬的音乐,或者出门慢跑一圈,都可以达到分散注意力的效果。
再加上这两类项目本身对舒缓情绪就有着显著效果,配合治疗强迫症将事半功倍。